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崛起滁州谱新篇 喜迎市第七次党代会特别报道】创新驱动 迸发澎湃动能

【崛起滁州谱新篇 喜迎市第七次党代会特别报道】创新驱动 迸发澎湃动能

1945a023-a301-461c-ace8-fdac5270570d

来安县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订单。 资料图

6月25日,市委书记许继伟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党课报告会上强调:“百年党史蕴含伟大的实践力量,我们必须永远奋斗、坚定开新局。要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开新局。”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沪宁合创新带节点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全市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

截至“十三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五年翻了近两番,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从全省第五上升至全省第三;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0亿元,居全省第4位;累计建成19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建成9家院士工作站,与芜湖并列全省第二;中新苏滁高新区获批省高新区,使我市成为继合肥、马鞍山之后第三个拥有两个高新区的城市,是省内唯一获批两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市;深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合作,备案大院大所合作企业92家,新引进50项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3家技术转移机构;获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连创新高,时隔23年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总数跃居全省第3位……

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助力推动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

政策投入、优化服务、转化落地、嵌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将改革基因融入发展血液的皖东人民深知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更好作答“高水平打造新兴产业发展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区、美好安徽先行区”的时代考题。滁州正竭尽所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能活力。

政策资金,双轮加速驱动

5月10日,市政府与中国长城集团举行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16亿元的中国长城(长三角)科技创新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滁州。该项目着力构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链。

华云数据、太平洋科技、滁州科技创新谷、苏大天宫科技园……短短几年,一批批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科创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聚集滁州。

截至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00家,超额完成“十三五”末400家目标,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亮眼成绩单得益于一条条扶持政策,一项项保障措施的鼎力支持。

为激励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重点围绕科技企业创新培育、科技创新项目推进、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构筑了覆盖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发展“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先后出台科技创新配套政策近30余项。内容从战略定位到制度安排,从人才培养到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打出了一组“政策组合拳”。

搭建科技融资平台,市财政安排1200万元科技经费给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用于科技融资担保业务,每年安排300万元经费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给予50%保费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亿元以上,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在全省首创“滁科贷”金融产品,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设立3亿元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累计投资科技项目36个,投入金额1.6亿元。

集聚人才,提升产业效能

2020年6月29日,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金禾实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安赛蜜生产工艺优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市以企业为申报主体首次获此奖项,也是我市时隔23年后再次获此殊荣。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安赛蜜的主要生产商。

发展倒逼创新,创新呼唤人才。一名领军人物,就能带来一个创新团队,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带动一个新兴产业。

为了集聚科技产业发展的人才“动能”,我市通过“招才引智+平台建设”的模式,吸引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投身到滁州的创新创业热潮中。

五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滁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滁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6个、扶持人才团队18个,投资22个团队,投资金额达10088万元。联合市财政局、人社局制定了《降低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成本实施细则》,对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进行补助。2020年,补助企业资金120万元。

此外,获批省级人才团队项目16个,获得扶持资金7850万元,其中有4个团队获得省政策奖励兑现,总数居全省第一。广泛集聚人才,设立科技人才库、海智专家库、科普专家库,入库专家49人,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级学会驻滁工作站、滁州海智工作基地为支撑,以省级学会、高校科协为依托,以市县两级科协、园区、企业科协为基础的智库工作格局。

科技创新需要载体,平台是关键。

我市深入实施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天长开发区、苏滁产业园先后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我市成为全省第三个拥有两个高新区的市;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科技孵化器5个,孵化场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实现县(市、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

不仅如此,我市借助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大平台,深入与长三角地区平台、高校合作共建科创平台,累计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2家,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滁州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关村协同发展创新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明光凹凸棒土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营,苏大天宫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中。

改革发力,培育创新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紧盯住难点、痛点、堵点集中发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证明不开了”“费用少交了”……我市把政务服务作为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从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上不断发力,以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来激发“双创”活力和激情。

全面清理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制订、修订政务服务标准726项,所有服务事项办件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了审批服务行为,把审批权力关进“标准化”制度的笼子。大幅压减企业群众办事环节、材料、时间,着力降低办事成本。全市11.6万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环节从2.86个减少到2.15个,压缩24.8%;直接取消或者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项5903项,提交材料减少63.23%;审批服务效率从4.2天减少到2.56天,压缩39%。企业开办全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正负清单制+告知承诺制”,企业从获得土地到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审批时间最迟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统筹推进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加大政务、经济、社会数据的归集,累计完成792类近65亿条数据的汇聚,286类2700万余条电子证照的制作。创优“一网通办”,完成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在线平台升级改造,实现100%的个人事项全程网办、353件“一件事”全程联办、406项高频社会服务网上可办。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与长三角31个城市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设立线上专栏线下专窗,为高水平对标长三角、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滁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建立鼓励创业的保障机制,这些都让企业和个人感受到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投入和重视。”从上海回滁创办公司的陈琦由衷为我市的“亭满意”营商环境点赞。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举,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攻坚促动,不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金字招牌”。成立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帮扶行动,创新“两员三单四包”帮扶机制,扎实有效开展“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系列帮扶活动,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做好优化环境“让群众跑腿更少、让办事效率更高”的“服务员”,以多个实招、硬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成果转化,打造发展原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近年来,我市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由弱到强。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拿政策,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圈,为释放创新效益铺路架桥。

制定《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来滁落地转化。深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合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抓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支点。截至目前,全市备案大院大所合作企业92家,新引进50项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3家技术转移机构。

聚焦我市产业重大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围绕解决困扰企业的“卡脖子”难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发布先进装备、智能家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10大类关键核心技术榜单,以及各类技术需求共58项,榜金总额近1.5亿元。

支持本地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出台《滁州市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对在滁高校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按其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10%的补助,鼓励企业与本地高校开展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联合申报工作。2020年,滁州学院获批项目5个、安徽科技学院获批项目3个;滁州学院《EOODA空地协同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安徽科技学院《绿色高纯硅基材料的制备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获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市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上频频亮实招、谋高招。

推进海智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海智专家滁州行”,邀请中国科协特聘海智专家李大西、陈邦华、高继明、金星等实地对接交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科技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形成一批转化成果。

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支持滁州学院科协、市计算机学会连续举办皖台物联网研讨会、皖台食品科学技术研讨会,汇聚两岸30所高校专家学者和众多企业家,开展学术交流,促成项目落地。举办全椒“徽商论坛·先进制造业发展峰会”,邀请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等智库专家“把脉问诊”县域经济发展。

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百名科技专家助力百家企业行动,组织各类专家400多人次深入扬子空调、胜华波电器等128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难题178个,节约资金900多万元。与国家级、省级学会深度合作,分别设立4个、19个学会服务站。

创新为上,改革当先。站在新的起点上,滁州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奏响创新时代音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稳健向前。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1/0913/4454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