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评论 别让“睡眠神器”惊扰了“一帘幽梦”

别让“睡眠神器”惊扰了“一帘幽梦”

步履匆匆,工作繁忙,无序加班。忙忙碌碌中,人们睡眠质量下降的越来越厉害了。《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律师、企业高管和医生这三类职业人群经常因加班而晚睡。56%的互联网用户表示自己有睡眠问题,工作压力成影响睡眠质量的首要因素。

“一场好梦”成了奢望,“香甜入梦”成了盼望。很多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少商家在“睡眠障碍”现象里看到了商机。各种“睡眠神器”横空出世。愿意在“睡个好觉”这件事情上花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宁波一家卖场内,9000元以上的高端床垫卖到脱销。除了从寝具下手,年轻消费者也会通过一些保健品、数码产品提高睡眠质量。例如褪黑素、助眠精油、助眠蒸汽眼罩、家用睡眠仪、睡眠手环等,都是近年来走俏的助眠商品。

但是,“睡眠神器”未必就能换来“好梦一场”。由于“睡眠产品”属于新生事物,加之缺少行业标准,事实上不少都是“概念炒作”“忽悠模式”。一些“睡眠神器”不仅不能让人“酣然入梦”,反而惊扰了“一帘幽梦”。

有睡眠专家指出:依赖保健品甚至药品肯定不是助眠的首选。专家建议,要想拥有良好睡眠,首先尝试改变睡眠习惯,学会判断睡眠问题出在何处,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于市民而言,需要辩证的看“金钱追逐”和“健康身体”的关系,多休息少加班。还要养成良好习惯,告别“抱着手机入眠”的坏习惯。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则需要严格审批“睡眠产品”,不能让忽悠人的“睡眠神器”大行其道,惊扰了市民的“好梦一场”。而对于劳动监察部门来说,则需要看到“睡眠障碍”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治理“无序加班”乱象,把科学的作息时间还给劳动者。

年轻人的消费观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社交化,很多产品卖得好可能不仅是因为功效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在用”或者“某个平台上很多人在推荐”。其实就是属于“冲动消费”“跟风消费”,交了智商税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当“睡眠困难户”需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香甜入梦”不能指望“睡眠神器”,“好梦一场”别再让“睡眠神器”忽悠了。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1/0401/436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