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外媒看滁 【安徽日报】开拓进取 苦干实干 现代化美好天长谱新篇

【安徽日报】开拓进取 苦干实干 现代化美好天长谱新篇

1610068382(1)

《安徽日报》(2021年01月08日 08版)

市民广场雕塑。

天长崇本门夜色。

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光伏产业。

美丽校园。

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0年,天长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完成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天长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事业成绩凸显,为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57.4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4亿元,增长5%左右。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第一时间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功救治3例确诊病例,派出4名援鄂医疗人员。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开辟医疗物资企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生产,为省市抗疫物资保障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受到省指挥部致信感谢。精准实施复工复产帮扶机制,在用工、物流、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精准落实援企惠企政策,全年税收政策性减免达4.2亿元、社保降费1.5亿元。转入常态化防控以来,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紧盯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和冷链物流等重点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和应急防控能力提升,建成3个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完成全市流调、采样、检测队伍组建,各级行政区域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无盲区,常态化防控有力有序、局势稳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上,扎实开展“抗补促”专项行动和“四季攻势”,全市985户3108名困难群众全部达到脱困标准。县域结对帮扶萧县协议5大类13项任务全部落实,萧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困难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增长7%,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22亿元。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中位列第5、获得“好”等次。污染防治上,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呈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居滁州市第一。一大批环保重点工程建成使用,获批全省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9.33公顷。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群众对扫黑除恶“成效满意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创建提升上,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复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初审,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社区表彰总数占滁州市三分之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台了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农业稳产保供、提振服务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推动纾困措施直接惠企利民,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确保了实体经济稳中向好、逆势上扬。

全力以赴发展工业。以开放的姿态招商,推进招大引强取得突破,强化领导带头、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2个,新开工57个,新投产25个,实现到位资金175亿元。深入开展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培育、瞪羚企业培育三大行动,实施技改项目88个,完成技改投资34亿元,增长15%;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7家,总数达162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总数达526家,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市第57名。

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龙岗芡实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20个,家庭农场总数发展到160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5%,居滁州市第一。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5%,投资26亿元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开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612家,网络交易额超40亿元,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获批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年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46亿元,增长11%。

下定决心推动创新。建成省内县级首家科技大市场和16.4万平方米的人才科创城,已入驻科技型企业6家,成功举办第30届人才科技节。全年兑现科技创新政策奖励资金3442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超3000万元,新增入孵企业30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出台人才激励新政策,引进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0余名博士;长三角高校院所在天长市共建研发分支机构达8家,转化科技成果30项。被评为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排名第53位。

集中精力攻坚项目。全力推进“两重”攻坚行动,确定重点项目185个,总投资1180亿元,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45个,新开工68个,竣工45个。10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8.2亿元,占年度计划157.6%。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市属五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全年完成投资5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四项指标均位居滁州市第一,新增贷款首次超过存款。

改革攻坚力度不断加大

党建领域改革彰显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被确定为全国10个“先行试验区”之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标扩面,创新实施“兴村富农贷”,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95亿元。持续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实施“红色汇治”工程,开展“四进小区”,“红色物业”做法列入省领航计划示范库,在全省城市党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巩固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16个镇(街道)完成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修订并张榜公布。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获批全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4个试点村民组制定了延包方案。深化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天长召开。启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确定滁州市级和天长市“3+3”共6个镇先行试点。天长市农业农村局被授予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集体。

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市委深改委安排的16项重大改革事项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试点取得新进展。积极完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优化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及支付方式改革,市直两家公立医院均获批三级医院。推进市人民医院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片区交流会在天长召开。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双对标”提升行动。

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全年续建、新建城建重点项目38项,建成20个,完成投资53亿元。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突破年重点工程项目47个,建成23个;开展美丽乡村提升行动,12个省级示范村和3个重点示范村创建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90%,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域推进移风易俗,全力推动富民增收,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400万元,增长33%。

板块发展积厚成势。金牛湖新区完成投资40亿元,“一横三纵”路网框架基本建成,南信大金牛湖校区、恒大童世界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引进天长泛美航空大学城、天长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等一批重大项目。滁州高新区完成投资10.58亿元,实施1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园区一期工程建成使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总投资249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152亿元。高铁站区加快推进1.3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80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三年创建期、一年半获认定”,“六园八镇”累计完成投资99亿元。

交通格局立体重塑。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10亿元,宁淮高铁顺利开工,天仪高速项目纳入苏皖两省规划,白塔河航道全面升级,宁天城际二期开展前期工作,滁天高速加快建设,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一期道路建成通车,环高邮湖旅游风光带完成项目立项。

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高

实施了25项民生工程,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3.4亿元。全年民生类支出61.6亿元,占公共财政比重为86%。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完成省级评估,市人民医院建成19个专科联盟,市中医院健康促进医院通过省级验收,发放就诊“一卡通”电子健康卡40万张,“智医助理”覆盖全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村(社区)全覆盖,全市21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

基层治安防控力量不断加强,建成市、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一村一辅警”全部配齐。创成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综合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双下降”。

“十四五”时期,天长全市上下将提高政治站位,全面领会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丰富内涵,紧紧围绕该市“十四五”规划,扎实当好新时代全省高质量跨越发展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奋力实现“113”(全国百强争优、长三角达到均值、全省冲刺前三)的发展目标,开拓进取、开辟新局。

(文图:天长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1/0108/4315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