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外媒看滁 【南京日报】张祥安:深度对接南京及江北新区发展

【南京日报】张祥安:深度对接南京及江北新区发展

1607650043(1)

《南京日报》(2020年12月10日 A08版)

承载新使命,勾勒新愿景,“8+2”格局下新南京都市圈再出发——

跨省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2月5日上午,2020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镇江召开,南京都市圈苏皖两省九市党政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南京都市圈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以及都市圈规划专委会、交通专委会工作汇报,审议并通过《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宣布吸纳常州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

此次会议围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总结成绩、研判形势、谋划举措,推动共绘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的会上,与会9市领导就此分别做精彩发言(南京市主要领导讲话内容详见本报12月6日A1版),本版依照当天发言顺序,对8市领导讲话内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

集中力量打造G312产业创新走廊

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战略支持有力度、中心城市有高度、融合发展有强度,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必将更加凸显。 

“十四五”期间,镇江将始终把南京都市圈特别是宁镇扬一体化作为最现实的机遇,态度上坚定不移,行动上坚决有力,在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推动“三高一争”。具体工作中,将按照“示范带引领、全市域融入”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G312产业创新走廊,重点把G312产业创新走廊打造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示范带,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新格局,带动全市域、各领域整体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 

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

基础设施互联,补足创新短板

近年来,受益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芜湖市加快汽车、电子材料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质量更高,步伐更稳了。目前芜湖市建成430多家安徽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到40.5件,城市创新短板因都市圈得到补足。 

下一步,芜湖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决议和签署的各项协议,抓好各项跨区域工作的贯彻落实。当前,芜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聚力推动宁芜铁路、宁芜高速、芜宣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对于芜湖融入南京都市圈意义重大;在科技产业上,芜湖坚持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推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在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进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研发人才提升,做南京都市圈活跃的、有特色的一员。

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

发挥同城化效应,实现合作共赢

共建南京都市圈是我们共同的政治责任,我们要与兄弟城市一道,加快打造创新、畅达、绿色、开放、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近年来马鞍山深度融入对接南京都市圈,同城化效应日益彰显,产业协同效应更加突出,毗邻共建效应充分释放。只要充分发挥南京龙头带动作用,各兄弟城市各扬所长,就一定能加快一体化步伐,实现合作共赢。 

共建南京都市圈是我们共同的时代使命,我们要善作善成、开创新局。建议以规划对接为引领、做到全要素合作,以交通互联为纽带、做到全过程合作,以毗邻突破为支点、做到全领域合作,以产业协同为核心、做到全链条合作,以机制对接为保障、做到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努力开创南京都市圈更加美好的明天。

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

在共建共享中贡献扬州新力量

作为南京都市圈一员,扬州将进一步加强与都市圈各城市的互联互动,在共建共享中贡献扬州新力量。 

在产业上加快形成大循环,在创新上加快构建共同体,扬州深入对接以江北新区为标志的南京创新大平台,加快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扬镇宁马城际、宁扬城际、江北新区-仪征轨道交通以及过江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宁镇扬组合港、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建设,促进都市圈快联快通;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和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共建;与都市圈兄弟城市相互输送客源、实现抱团发展,助推旅游发展共荣;主动接受南京辐射,推动合作办医办学、设立分院分校、组建医疗教育集团,更大范围推进公共服务“一卡通”。

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

深度对接南京及江北新区发展

近年来,在南京市龙头带动下,滁州秉承“发展腹地、产业配角、生态屏障、合作伙伴”的发展定位,深度对接南京及江北新区发展,取得一系列共建成果。 

围绕南京都市圈下一步发展,有六点建议:一要围绕规划衔接,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机遇,着力谋划“大空间”。二要围绕载体支撑共建“大平台”,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毗邻合作示范区建设。三要围绕互联互通,深入谋划研究,着力构建“大交通”。四要围绕产业协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大产业”。五要围绕联防联治共抓“大环保”,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增绿持久战。六要围绕共建共享,着力提升“大服务”,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

聚力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

南京都市圈推进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培育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作有序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当前淮安正聚力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我们期待与各兄弟城市广泛开展合作,集成政策培育壮大创新型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稳定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交通先行,抢抓用好国家新基建机遇,把交通建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联合向上争取更多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都市圈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从互联互通向快联快通、智联智通转变。我们期待加快推进宁淮城际铁路等交通干线建设,持续深化宁淮两地、淮河沿线城市港口合作交流,畅通南京都市圈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血脉”。 

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

共建南京都市圈是使命也是机遇

共建南京都市圈,既是宣城的重大使命,也赋予宣城新的历史机遇。宣城市将与兄弟城市携手,为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宣城力量。一是坚持规划共绘,携手谋划发展“新蓝图”。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城市“十四五”规划的密切衔接,协同谋划一批彰显同城效应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二是坚持产业共兴,携手构建产业“新格局”。深度融入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积极推动宁淮宣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三是坚持交通共融,携手打造便捷“新时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跨界交通项目建设;四是坚持共建共享,携手增进民生“新福祉”。持续深化与兄弟城市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社会民生、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

全力支持溧阳、金坛融入南京都市圈

近年来,常州主动对接南京,全力支持溧阳、金坛融入南京都市圈,按照系统规划、重点突破、平台先行、做强自身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常州将重点做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绿色发展步伐、促进民生共建共享”五篇文章。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织密溧阳、金坛与周边城市铁路、公路专线运行密度,加快实现公共交通同城化通勤;鼓励溧阳、金坛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在配套南京主导产业上下更大功夫。支持溧阳、金坛与溧水、江宁等地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溧阳、金坛更好接收南京优质科教资源的辐射带动。

正式入“圈”,新晋成员这样说

12月5日,2020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宣布,吸纳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正式迎来“8+2”的新阶段。会上,溧阳市、金坛区作为新晋成员作表态性发言。 

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表示,从接轨南京到融入南京都市圈,溧阳既知机遇的宝贵,更深知“新来者”“追赶者”的责任和使命。 

今后,溧阳将围绕“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目标愿景,全力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以交通规划建设联通为契机,让“溧阳1号公路”串起的“三山两湖宋团城”成为“朋友圈”的共同家园;二是推动溧阳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融入南京“4+4+1”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储能基地;三是依托“苏皖合作示范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打响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品牌,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金坛区委书记狄志强表示,加入南京都市圈,标志着金坛接轨南京、融入都市圈进入了新阶段。 

今后,金坛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一起推进“三个协同”:一是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与丹阳、丹徒、溧阳等地通力合作,共同推动连镇铁路南延、阜溧高速等南北向通道开工建设;与丹阳、句容、溧水密切对接,合力推进常金快速路、宁句城际东延等加快建设,加密东西向路网连接,畅通南京向东辐射通道。二是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与句容协同推进茅山旅游一体化开发,与丹阳协同推进中德(常州)生态绿色城规划建设。三是优质资源协同共享。主动加强与南京知名教育、医疗资源对接,尽快在高端教育、医疗资源的引进和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见梅 毛琪 周飞 整理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0/1211/4301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