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张子军: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之翼,为乡村振兴奉献一己之力

张子军: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之翼,为乡村振兴奉献一己之力

张子军证件照

张子军

人物简介:张子军,男,1971年5月出生,敬业奉献类好人,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站长。

事迹简介:张子军从事养羊教学和产业服务20余载,以定远县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家,发展草牧产业3000余亩,每亩增收2000元;帮助十多家养羊企业科学选养,养羊近30000头,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正文:

中等个头、微胖身材、黝黑皮肤,头戴一顶大草帽,要么在羊场中喂羊,要么在田间地头查看苗情……见过张子军的人都说,他就像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这个“庄稼人”模样的中年人,来历可不一般。

张子军从事养羊教学和产业服务20余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等重点任务,牵头开展“南方农区现代草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研究,取得“南方草地移动羊舍及附属设施研发”和“安徽白山羊高繁殖率新品系培育”2项科研成果,获得“肉羊自动化饲喂系统”等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出版 《中国肉用型羊》等5部相关专著。2016年3月,他来到定远管理试验站,任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站长和草牧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建立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推广农区草牧业生产模式,开展扶贫工作。

情怀落地,助力产业发展

“张子军要去当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站长?!” 2016年5月,这个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在同事间炸开了锅,“一个把科研搞得风生水起的高校教授,怎么会想到去乡下当一个试验站站长?条件艰苦、影响科研不说,还可能吃力不讨好。”张子军却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正值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之时,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直面农业生产实际,实现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这是蹲在实验室里得不来的,我要去定远县当站长!”

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的建成,开启了定远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序幕,这也是校县合作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起点。作为首任试验站站长,必然会面临许多无法预估的困难。张子军接到学校委任后,毫不犹豫走马上任。为了能够更安心的当好这个站长,他做爱人思想工作,决定举家搬到定远,把正在合肥读高中儿子转到县里的学校。四年时间未曾回乡,他早就将这里当成了心中的另一个“家”。“试验站建设之初,以为张教授不过是偶尔过来指导指导,谁知道他后来干脆就住在了站里,一直到现在。”时任定远县科技局局长柏传永说。

扶贫济困,助力农户致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了实现农区草牧业在定远县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肉羊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张子军团队通过为定远县编制草牧业产业规划,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种羊等方式,做大羊产业,以羊带富,开展扶贫工作。通过“定远县种草养羊技术应用与示范”省科技扶贫项目,给12户贫困户发放新品种种羊—黄淮肉羊77只,并多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到场进行指导,目前已有9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定远县九梓村的老人杨廷基是当地贫困户,2018年遭遇车祸,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使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张子军偶然间听说该情况后,主动与九梓村驻村工作队取得联系,免费给杨廷基提供15只种羊。他担心老人养不好羊,还多次上门手把手教。如今羊已经产羔,杨廷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些都是宝贝哩,到年底起码能挣6万元,到时,我就真的致富奔小康了,多亏了张教授!”

家住高潮村的黄如成,原本是养羊专业户,但由于身患疾病,医疗费用过大,被迫放弃养羊,2013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政府兜底保障过日子。随着身体逐渐好转,当地政府鼓励他重操旧业,可是他有畏难情绪,怕有风险。“老黄呀,你不要怕,我们免费给你提供种羊和养殖技术,把你当年的干劲拿出来,跟着我一起干!”张子军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黄如成家里做他的思想工作,当年实现纯收入近4万元,彻底摆脱了贫穷的帽子。“再跟着张教授干两年,保准能致富!”黄如成望着远方正在吃草的羊群高兴地说。“养羊就找张子军”已成了当地贫困户的口头禅。

目前,张子军团队分别与二龙回族乡中汤村、西卅店镇高潮村等9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协助建立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推广,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的效益日益显现。张子军还有更大的目标——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实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美景!定远县羊产业将迎来春天,会有更多的贫困户走上养羊脱贫致富的道路。

心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张子军看来,作为农业院校的科技工作者,更要责无旁贷做贡献。“实现乡村振兴,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命题。农业科技研究能不能跟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能不能真正为百姓服务?能不能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是十分现实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张子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只有繁荣优势产业,加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发展。在他心里,早已绘就了一张更美的蓝图。

为给当地产业发展“把好脉”,张子军带着不同学科的专家跑遍了定远县22个乡镇,对当地畜牧业、种植业等详细走访调研,量身定做了可操作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成立了9个产业联盟,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水稻是定远县的主导产业,但一直没发展起来。张子军把学校的水稻和水产专家请到定远。经调研后决定:搞稻虾共养。“得先做个示范点给农民们看!”张子军找到了种植大户王玉浪,和其他专家一起,指导他选虾苗、选稻种、开展绿色养殖……一季下来就赚了不少钱。尝到甜头后,王玉浪把稻虾共养面积从200亩扩大到1200亩,并发起成立了定远县稻虾绿色种养协会。如今,全产业链稻虾共作模式已在全县推广,“稻虾产业”成了定远的新型支柱产业。

几年来,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共为当地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探索新模式15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一项项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目前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0/0924/4262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