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外媒看滁 【人民网】安徽凤阳马利珍:脱贫不忘报党恩,贫困妇女“变身”扶贫专干

【人民网】安徽凤阳马利珍:脱贫不忘报党恩,贫困妇女“变身”扶贫专干

1599034895(1)

“大姐,每月养老金和低保金都领到了吗?吃的穿的都不成问题吧?房子住得怎么样?”日前,安徽省凤阳县殷涧镇凤殷村扶贫专干马利珍正走访贫困户,对“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脱贫指标进行仔细核查,确保村里脱贫对象真脱贫、稳脱贫。

志智双扶,扶贫户变身扶贫专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利珍一家是凤殷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马利珍出生于1985年1月,2009年马利珍与丈夫贾兆风迈入了婚姻殿堂,生活虽有些拮据但却开心幸福。2010年,他们的女儿也随之来到这个幸福的小家庭。不幸的是,2010年10月份,女儿被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瘤,使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经过规范程序,镇村2014年将马利珍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她家的收入以和丈夫外出务工为主,平时还要带着女儿四处看病,生活十分艰苦。2017年儿子出生,婆婆年龄较大身体也不好,早已听说家乡扶贫政策好的马利珍和丈夫决定返回家乡。

在镇村帮助下,马利珍一家购买了500只鸡苗,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由于没有经验,鸡苗接二连三的死亡,她有点束手无策。镇村了解情况后,联系畜牧站工作人员上门指导。“那段时间可忙坏了他们,几乎天天来我家,教怎么给鸡打疫苗、怎么预防传染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鸡苗死亡现象终于得到了控制。”马利珍回忆道。

2017年底,马利珍家养的鸡可以上市了,丈夫贾兆风每天天不亮就骑着三轮车去赶集卖鸡,哪里逢集就去哪里,镇村干部也帮着联系销路,因为当时正值春节前后,很快就卖完了,土鸡的价格也非常可观。

2017年,通过政府健康脱贫、危房改造、教育补助、就业脱贫等精准扶贫政策及镇村干部的精心帮扶,加上一家人的努力奋斗,马利珍一家实现了脱贫。

2018年有了养鸡的盈利后,马利珍和丈夫商量着通过贫困户贴息贷款政策增加养殖项目,于是他们利用贷款资金承包了生产队一个鱼塘用来养鱼,就这样这个小家庭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让她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还是在2017年8月的一天,村书记给马利珍打电话说:“村里要招聘一名扶贫专干,你家孩子还小不想出去打工,就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干?”那时马利珍对扶贫工作也没有什么具体概念,但她知道,干扶贫就是做好事,她也想成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人,同时每月可以领到800元工资,对于舍不得丢下两个孩子外出务工的她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就这样马利珍入了职。

不忘党恩,苦学业务提高能力

2018年5月份,就业扶贫又来了一个好政策,贫困户家庭成员可以去“扶贫车间”工作,“扶贫车间”除每月两千多的工资以外,国家还补助贫困户每人每月480元。“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在外务工这几年我就是在服装厂上班,恰巧扶贫车间也是做服装的,我觉得我可以去试试。”但想到自己是一名扶贫专干,村里扶贫工作需要她,况且这几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家里才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她犹豫了。

“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不能忘,党和政府需要我,我就应该扛下这份责任,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她当时这样想。于是她继续干着村扶贫专干的工作,有空闲时再去“扶贫车间”做小时工。

马利珍入职扶贫专干后,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在业务上一窍不通,甚至连工作中的一个名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记得培训后的第一次工作是让我们整理贫困户户档材料,厚厚的一本材料每一页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密密麻麻的字就像一张张白纸放在我的面前,不知从哪开始也不知道到哪结束,真是一头雾水。”马利珍回忆道。

由于不懂业务,马利珍干起扶贫工作就特别困难,效率也不高,因为对电脑接触的少,很多程序都操作不好,每当工作中有用到电脑的地方就犯难。“别人看来在简单不过的操作我却搞不好,我只好去请教电脑操作的比较好的同事,然后自己一遍一遍的试,实在不行就在网上看操作视频学习,现在基本的计算机工作软件我都会用了。”马利珍说道。

扶贫工作重在精细,马利珍不断创新、不断纠错、不断改正,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认真完成凤殷村每一项扶贫工作。特别是涉及扶贫工作各个数据平台、管理系统,为了理清软件中各项指标逻辑关系,她加班加点研究学习,做到各项数据真实有效。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通过基础信息排查、入户走访核查、贫困户人口信息采集等措施,逐步建立台账,完善基础信息,规范材料整理。

迎难而上,甘做坚强的“扶贫小草”

2018年村里工作量更大了,马利珍晚上经常要加班,压力特别大。马利珍家住的比较偏,从村委会到她家一路没有路灯,她胆子比较小一个人不敢回去,也不敢晚上独自在村委会加班,而且工作一忙她就照顾不到孩子,孩子一生病心里就特别焦急,所以她就和村书记商量说她不想干了。

村书记耐心地开导她,在此之后,每次晚上加班,书记都比马利珍早到村委会,等她把工作做完送她回家后自己再回去休息。“我心里真是特别地感激老书记,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关心我。”马利珍感激地说道。

工作初期,马利珍对于村里贫困户基本情况很陌生,于是村书记和文书带着她到贫困户家里一家一家地跑,一遍一遍的入户熟悉贫困户家庭成员,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由于刚开始记不住贫困户的信息,马利珍就打印了一份贫困户花名册放在家里,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看看。经过几个月的走访了解,马利珍对村里所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贫困户也都对马利珍很熟悉,每次去贫困户家大家都会亲切叫她“小马”。

据马利珍回忆,有一次她走访到贫困户刘家满家时,刘家满本人不在家,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刘成在家,起初马利珍有点害怕不敢进去,还没等她开口说话,刘成就叫了一声“马利珍”。当时马利珍特别吃惊就问刘成:“你认识我?”刘成说:“你不就是村里扶贫专干吗?”听他这么说,马利珍一点也不害怕了。“没想到从来没跟他交流过居然能认得我,而且他患有精神障碍,让我觉得他从内心认可我、信任我。”。

“我和村里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都把对方当做亲人一样彼此信任!有困难他们会告诉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我不能辜负了我的亲人们。”马利珍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姜泽民 朱蔡银)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0/0904/424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