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滁州网讯 作为皖苏两省跨区域合作的典范,中新苏滁高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省外合作共建项目,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自2012年成立至今,八年的时光,园区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从空白起家,从招商起跳,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来,园区连续四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前二十强。八年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在全市保持领先,2019年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5%、20.9%、48.6%。

今年以来,园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2月10日复工当日,园区工业企业复工率达73%,一周内实现100%,截至目前,未出现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一季度,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4%。

机制共商 打造高效服务管理区

一体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需要一个个项目的支撑,背后往往蕴含着机制的协同与创新。中新苏滁高新区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模式,建立市场化运作、政府支持的管理合作机制,实行“一会两委”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规划审批工作委员会,重大事项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形成高效运转的合作共建机制。

同时,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先进地区在软件管理上的互联互通,按照“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思路,引进邻里中心、城市物业、智慧城市、人力资源等核心管理品牌4个,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二号章”行政审批,实现管理服务无缝对接。

产业共兴 打造产业转移集聚地

推进长三角合作一体化,搭建好合作载体平台是关键。中新苏滁高新区作为滁州市深化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已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集聚地。近年来,园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对接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中新集团的资源和品牌优势,设立境外招商机构,开展全方位、全球化招商。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园区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拓宽优化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培育发展沪、苏、宁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截至目前,引进产业项目超200个,其中外资项目和苏浙沪项目数占比分别为23.4%、73.2%。

城市共进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园

在园区规划设计阶段,中新苏滁高新区按照苏州工业园区“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产业后城市”的开发建设理念和“三个1/3”的规划建设思路,编制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30余项,做到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

作为滁州“产城融合”的蓝本,园区围绕环境、平台、要素等与苏浙沪加强关联,招引南京琅琊路小学、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上海兰卫高端医学检验检测中心等优质教科文卫资源,引进苏高新股份、中新置地、中新公用等参与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功能配套,持续获得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溢出效应。

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建成道路、河道100公里,绿化20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综合服务设施超200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商品房300万平方米,18平方公里实现“九通一平”。

科创共融 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器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新样板,创新是动力。近年来,中新苏滁高新区突出科创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搭建了苏大天宫科技园、网来云商科技园、云谷天汇产业园等五大科技服务平台。

为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园区不断加大资金支持,集中扶持一批增长快、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园区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家、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23家。同时,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技术在苏浙沪,转化在苏滁园”的合作模式。针对外资企业轻资产扩张和高科技项目快速孵化的需求,建设标准化厂房共六期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经过孵化发展,14家企业进行二次征地投资。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示范窗口,中新苏滁高新区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为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20/0526/418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