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一路“高”歌入佳境

一路“高”歌入佳境

开栏的话: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带领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为总结盘点去年以来我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成绩,迎接2020年市“两会”的胜利召开,本报今日起开设《喜迎“两会”·年终特稿》专栏,全面展示全市推进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冬至将至,数九未始。万物苍生蛰伏着,等待寒天逝去,迎来春暖花开。而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的滁州,伴随年终一组组经济“高”数据的汩汩而出,这个冬天却“不太冷”。

经过一度“原始积累”,今年以来,滁州工业经济“高增长”,项目建设“高速度”,产业升级“高质量”,创新驱动“高动能”,精准帮扶“高效能”,一路“高”歌猛进。

仅前10个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6%,居全省第1位,新增规上企业165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3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60亿元,居全省第3位;实现工业投资增长26.4%,其中技改投资增长33.7%,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3位。

追赶,跨越,量聚,质变,腾飞……厚积薄发的滁州解放思想,发扬“钉钉子”精神,抢抓机遇,对标先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滁州模式”“滁州速度”“滁州坐标”。

然而,这一过程却耐人寻味,值得“敝帚自珍”,更将为美丽滁州的未来作必要铺垫。

聚焦机制引领,树竞相发展之势。我市成立高规格的工业强市领导小组,建立市委双月企业家座谈会、政府季度专题调度会等制度,市主要领导负总责,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部署。分管市长具体抓,具体事项亲自调度、亲自协调。牵头单位抓落实,制定年度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任务书,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协调调动全市涉及工业经济发展任务的近30个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共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大运行”工作机制,健全50户重点企业、200户监测企业调度模型,结合“四送一服”,突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帮扶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年初以来保持全省第一。仅前10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9.1%,低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

聚焦“四送一服”,立清亲关系之要。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系列帮扶活动,市级领导带头开展企业遍访活动,出台《全市卓越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民营企业家评选办法(试行)》,高覆盖、多频次、常态化精准帮扶成效凸显。1至6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企业9080次,梳理企业问题1410个,解决企业问题1398个。严格落实国家、省、市降本政策,助力企业轻装前行。上半年,全市企业降低社保支出近亿元,减税降费超10亿元。同时扎实开展清欠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清理拖欠账款总额3.05亿元,目前已完成清偿1.9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聚焦改造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1至10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6.4%,其中技改投资增长33.7%,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3位。累计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185个、新投产157个、新达产118个。加强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实施“滁企登云”,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9家,累计达27家。全市实现初步登云企业475家。康佳电子、全柴动力等2家企业3个项目获批工信部2019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企业和项目数居全省第2位。

聚焦产业提质,解转型升级之急。以装备制造产业为龙头,以智能家电、硅基材料等为突破口,围绕强链、补链、固链、扩链,持续推动招大引强,激发“链式效应”,加速产业高质量集聚。1至10月份,全市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4%,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2.3%。以“1+8”省市战新基地为抓手,加快星恒锂电池、利维能电池、隆基乐叶等重点项目建设,战新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1至10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累计增长22.4%,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速12.7个百分点,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达32.8%,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聚焦民营发展,提创新创业之速。贯彻落实各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迸发民营经济活力。1至10月份,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2273户,累计达7.16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8590户,累计达21.9万户。1至11月份,全市新增规上企业210户,累计达到1726户,较去年新增130户,其中,规上企业总数中民营企业占95%以上。开展卓越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民营企业家评选,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发展动力,兑现奖励资金600万元。抓好民营企业减负工作,1至11月份累计清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3.11亿元,已偿还2.77亿元,偿还率89.1%。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嘉美食品包装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15家民营专精特新企业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累计挂牌数达41户。

聚焦创新驱动,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全年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居全省第3位;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实施30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围绕优势产业建设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77家。深入推进企业、园区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目前已与78个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有效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国家级消费品“三品”战略示范市建设,加快精品培育,打造名企名品。

聚焦夯实平台,纾发展空间之困。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共建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省外合作共建项目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一期15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九通一平”;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20多个,并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更名为中新苏滁高新区,现正积极扩区。推进定远·肥东、明光·肥西、明光·上海园区合作共建,定远盐化工业园等已承接合肥都市圈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81.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30.4亿元;今年5月,明光经开区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1220/4071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