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古襄河的三次“手术”

古襄河的三次“手术”

提到全椒“古八景”,老全椒人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襄水环清”一景。古襄河,西自赵店河口,东至襄河排涝站,河道蜿蜒长约5公里。这里曾经清澈见底,捧起即能饮用;鱼虾成群,两岸居民常在河边淘米洗菜浣衣,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椒陵儿女。

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伴随全椒县城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排进古襄河的生活污水也成倍增加。此后,情况愈演愈烈,古襄河终不堪重负,垃圾河、臭水河成为其“刺眼”的标签。何时对古襄河进行治理,成为每年“两会”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终于在2013年,对古襄河水污染“动刀”的议题被提上日程。

当年,全椒县投入1.3亿元对河道进行清淤、建设生态驳岸、护坡,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同时分东线、西线开展两岸截污工作,沿河新建污水管道9.8公里,整体工程于2015年完工。

“工程基本消除了古襄河的脏、乱、臭,整体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水质还不够稳定。”全椒县住建局副局长金宗俊坦言当时距离治理目标还有差距,老百姓对古襄河还是“敬而远之”。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弓没有回头箭,再难的事也要硬着头皮接着干。”金宗俊告诉记者,2016年10月,全椒县又结合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对古襄河进行了“二次手术”。

一方面,开展古襄河及其支流老赵店河沿线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堵截污染源。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城东片区、邱塘片区等老城区管网建设、修复工程,累计新建、修复管网12.3公里,逐步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量。“手术”后的古襄河水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改善。

“我算是古襄河治理的见证人了。”今年62岁的杨庆龙2005年搬入古襄河新加坡城段附近小区,古襄河的一点一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到了2016年,经过两轮治理,古襄河可以说是大有改观。”杨庆龙回忆道,“当时家里敢开窗户了,河水也不再是黑色了。”

干就要干好,干出个样子来。2018年,全椒县决定对古襄河进行第三次大“手术”。

当年6月,古襄河水环境治理、设计、采购、施工、运维一体化项目经过多轮论证完善,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7140万元,采用混流排口截污处理、面源污染强化处理、水生态系统构建、底泥清淤及智能检测系统建设五位一体模式对古襄河“毛细血管”进行“再造”,以建立河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最终达到“水清、岸洁、河美”的效果。

“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底完工,正在进行水质调试。”据金宗俊介绍,通过铺设截污和补水管道、种植水生植物、建设生态调蓄塘、安装超磁设备、引入BAF处理系统,打造岸线景观等,“水清、岸洁、河美”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实。“目前根据监测站最新的采样监测数据显示,古襄河水质基本达到治理目标的地表水Ⅳ类标准。”

“古襄河又回来了,河边的人也回来了。”初冬的阳光铺洒在静静流淌的古襄河面上,泛起粼粼金波。杨庆龙像往常一样,带着孙子来到岸边休闲散步。孩子们在景观步道上嬉戏打闹,杨庆龙同老伙计们围坐在一起,唠起家常。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1205/4061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