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安徽新闻 安徽:抗大旱,力保种足种满

安徽:抗大旱,力保种足种满

11月12日,长丰县孔圩电灌站,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电机正常运转。记者 范柏文/摄

今年伏秋旱为近40年最重,淮河以南秋种进度慢于往年

久旱无雨,土壤墒情不断恶化。省土肥总站11月5日的墒情监测结果表明,淮北中部和南部多地墒情轻度不足,局地中度不足;江淮之间大部地区墒情轻度到中度不足,局地重度不足;沿江中西部大部和皖南山区西部部分地区墒情重度不足。

11月4日,记者在固镇县良种繁殖场看到,秋收后的耕地失墒严重,当地正全力组织浇灌。 11月7日上午,在桐城市新渡镇,记者看到这里一些原本这个时节应种上油菜的地里,依然空着。在徐河村,记者走进一块收割过的稻田,脚下干燥的泥土踩上去沙沙作响,用手一摸土块干燥坚硬。“多少年都没有碰到这样的大旱,导致水稻收割后稻田墒情严重不足,油菜播种困难。 ”桐城市副市长王凯红介绍。

来自省气候中心的分析表明,今年我省气象干旱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强,但强度不及1966年和1978年,为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旱。 “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7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7成。 ”省气候中心专家介绍。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6日,全市有近2成油菜没有播种,小麦播种16万亩、占计划的27%,进度明显晚于往年。部分已播小麦和油菜出苗率低,苗情普遍较差。

截至11月6日,全省小麦未播还有792.34万亩,其中因旱未播479.2万亩,占60.48%;油菜未播170.19万亩,其中因旱未播144.7万亩,占85%。特别是干旱严重的沿江和江南地区,小麦播种计划270万亩,完成98.7万亩,仅占36.56%;油菜安排388.4万亩,完成262.9万亩,只占67.69%。

据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梁仁枝介绍,截至11月7日,全省种植业生产因旱受灾1312.5万亩。渔业生产方面,因旱受灾面积163.9万亩,损失水产品总量9.94万吨。畜牧生产方面,全省规模养殖场(户)约有1.1万头生猪、123.7万只家禽出现养殖用水困难。

主产区已播小麦要“普浇一遍水”,沿江江南做好油菜补改种

11月9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抗旱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III级,要求全力提引外水,广辟应急水源,优化水源配置,加强造墒抢种,积极灌溉保苗,确保农作物按农时播种出苗。

近期,我省先后在固镇县和桐城市召开两场现场会,分析旱情,部署抗旱抢种工作,要求全力把各项抗旱减灾措施落到实处,要“持续抗旱保苗,加大物资投入”。

11月4日,在固镇县连城镇城南村,记者看到墒情尚可的水稻田块,农民在抢收作物的同时立即组织抢种。对墒情较差的耕地利用各种方式浇灌,造墒播种,抢抓农时。有些配置了自动喷灌设备的高标准农田,喷管设施全部打开浇灌,地里新播的小麦有的已出苗。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局长张韪说,目前,皖北小麦主产区冬小麦已基本播种完毕,当下主要是组织发动农民抗旱保苗,要确保“对所有小麦普浇一遍水,补墒保墒”。

据统计,截至11月4日,全省已浇灌超900万亩;帮助3384个养殖场找到可靠水源,对8个养殖场开展应急送水储水,修建养殖用水应急水源工程4处,29个养殖场被纳入当地供水水源及输水供水管网建设规划。至11月6日全省小麦已播种3510.66万亩,占计划的8成以上,进度快于去年。

淮河以南,特别是沿江和江南地区,因为油菜直播期已过,必须加快油菜移栽进度,最大限度完成油菜播种任务。同时抓住农时进行补改种,合理安排种植小麦、绿肥、蔬菜等越冬作物,努力实现秋种面积不减少。

7日上午,在桐城市青草镇朝阳村,记者看到这里一些刚收割完的稻田里已播上了小麦。据村里的腊春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这一片地原本准备种植油菜,但一直到10月下旬都没有雨,油菜播期过了。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改油菜为小麦。“采用机开沟直播方式种植,并且抽取旁边大沙河河水渗水湿润灌溉。 ”该负责人说。

“本地小麦播期可以延续到11月下旬,补改种有较大空间。 ”王凯红说,今年秋种桐城市小麦面积预计达到11.8万亩,超计划3.8万亩。

张韪表示,沿江及其以南地区虽然油菜播种期已过,但冬季蔬菜、小麦、马铃薯、饲料和经济绿肥等部分种类作物,其播种期下限在11月底。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窗口期”,通过补改种方式,种足种满每块宝贵田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3万名农技员一线服务抗旱,推广小麦晚播高产技术

当前,各种越冬作物适播窗口期都在迅速减少。抢抓农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据了解,目前全省1.3万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灾情一线,查灾情、查苗情、查墒情,全力以赴开展抗旱救灾技术服务,促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求受灾地区更要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围绕秋种及畜牧业、渔业生产工作,实行划片包干,开展包村联户服务。 ”梁仁枝说。

首先是指导农民科学浇灌保苗和造墒抢种。记者了解到,各地正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抗旱保墒覆盖、间歇灌溉等节水技术。对墒情差已播和出苗的田块,指导农民及时抗旱补墒,对苗体弱和出苗不齐的要结合补墒追施偏心肥。 “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机在抗旱中的支撑作用,提高抗旱效率和及时性。对符合政策的抗旱灌溉机具敞开补贴。 ”梁仁枝强调。

其次要科学引导农民补改种。 “小麦的播期弹性大,春性小麦可以种植到12月份。”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表示,老百姓有“小麦看田,一种到‘年(元旦)’”的说法,需要加强技术指导,科学补改种。

要大力推广小麦晚播高产技术。董召荣强调,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苗小苗弱,分蘖少或者无分蘖,主要靠主茎成穗。因此,小麦晚播要做到高产,就要选用晚播高产小麦品种,适当加大播量,增施肥料,增加氮肥追肥比例和次数。

董召荣表示,面对旱情要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可以扩大饲用作物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耐晚播的经济作物面积”。

在饲用作物上,董召荣建议根据近年来牛羊养殖等草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可播种饲用大麦。俗话说“大麦看田,一种到年(春节)”,大麦具有晚播早熟,生育期短、产量高等特点。还可以播种饲用燕麦,春性饲用燕麦一般播种期为12月中旬到1月中下旬,晚播早熟、生育期短、生物产量高,割青饲,也适宜青贮。此外还可以播种一年生黑麦草,10月到次年2月均可种植。

耐晚播经济作物上,董召荣表示可以播种马铃薯,江淮和沿江江南地区宜播期一般在1月中旬到2月上旬。春播多用型油菜,春节前后种植,可作为春季景观植物,也可作为蔬菜以及家禽家畜的优质饲料。露地可直接播种蔬菜如蚕豆、豌豆、菜薹、菠菜、乌菜、矮脚黄、小青菜、香菜等,最迟到11月中旬播种,可采用温水浸种催芽技术。(记者 史力)

11月12日,长丰县孔圩社区的农民在引水为受旱小麦喷灌,抗旱保苗。记者 范柏文/摄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1113/4045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