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号角嘹亮勇争先

号角嘹亮勇争先

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征程中,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的滁州,围绕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逐项化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一年一个新进展,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去年,我市“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使用量”等指标,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第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获省政府激励。今年1至6月,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居全省第六,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居全省第五;农产品加工业负重前行,总产值全省占比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一年多来,我市抓小岗促全市,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总体要求,力推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和“突破年行动”,吹响了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嘹亮号角,聚焦靶心、攻坚克难,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提质增效,培育产业“传送带”

今年以来,我市各地相关部门聚力产业提升,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产业强农战略,聚焦“三产”融合,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业强市。

聚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定“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园区建设。据了解,2018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2%、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完成项目签约63.04亿元,开工建设17个亿元项目。

聚力稳固农林牧渔产能产值。自觉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划定5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成3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基地150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十五连丰”。

聚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制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引领五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稻虾共作“双百”工程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面积突破65万亩,较2017年翻两番;成功举办首届“滁州龙虾节”。芡实、艾草、葛根全产业链初步形成,滁菊、芡实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薄壳山核桃、麻栎、杜仲和精品苗木特色林业产业“三树一苗”发展到118万亩。

聚力拓展农业新业态。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432家,综合经营收入超17亿元;“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总数达33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18.1亿元,同比增长36.1%。全椒大墅龙山获批创建国家级产业融合示范园。

脱贫攻坚,增强群众获得感

我市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定远县成功摘帽,21个贫困村出列,2.82万贫困人口脱贫。

聚力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次深入一线暗访督导,13位市级领导分别牵头分管领域具体整改工作。聚力破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回头看”,分类解决1471个查摆问题,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043户。聚力实施“十大工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推广农业特色产业“四带一自”扶贫模式,共建设154个村级扶贫产业园,带动123个贫困村、1618个贫困户脱贫,2174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12932户贫困户增收脱贫,21479户贫困户实施38787个自种自养项目,覆盖率达76.6%;整合优化97家电商服务站,96家进入电商平台产品库和达成合作协议;建成36个贫困村农民文化乐园和15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

今年5月,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就业、生态、社会等扶贫取得新成果,新建扶贫驿站12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亿元,发放地方教育资助资金1718万元,18.1万贫困人口获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5.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低保金,对8.59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完成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2012公里。

深化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

我市坚持“抓小岗、促全市”,聚焦“提速、扩面、集成”,推深做实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以确权赋能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8年以来,全市新增家庭农场2052家、合作社1218家,总量达1.6万家,稳居全省前列;新增耕地流转面积14.1万亩、总面积425.9万亩,流转率达42.7%。持续推进定远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抵押贷款3.12亿元。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整市试点。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行政村100%覆盖,领跑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核增资产20.19亿元。993个村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量化资产24.58亿元,331.42万农民成为集体资产股东。74个村开展股份分红,累计分红1554万元。天长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单位。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截至7月底,已有800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占比74%,村集体实现收入3282.99万元。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0909/3992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