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外媒看滁 【人民网】税收助力 安徽全柴集团加快转型步伐

【人民网】税收助力 安徽全柴集团加快转型步伐

1

从默默无闻的县属企业,逐步成长为国内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发动机销量不足万台,到如今年销量近35万台,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如今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帮助下,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正轻装前行,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改革新政促腾飞

全柴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全椒米电厂、全椒农机修配发电厂,至1970年开始生产柴油机,更名为全椒县柴油机厂。

“这里是我们的起点,那时候真的很难啊。”站在积玉桥附近的一片老旧厂区前,年过八旬的原全椒县柴油机厂负责人刘耕贤追忆往昔,不由感慨万千,“那时我们就2万多斤大米和12个人,既没厂房也没设备,更别提专业技术人员了。我们自己钻研技术,四处求人加工部件,终于在1970年弄出了第一台小功率柴油机,当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1983年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期,那时候市场需求量大,再加上‘利改税’政策,企业可以将税后利润留下来。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生产,企业产销量大幅增长。大家伙的钱袋子渐渐鼓了,也就更有干劲儿了。”刘耕贤说。

1998年底,全柴动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全柴集团加快了向多缸柴油机的转型发展之路。2001年,全柴集团携手北汽福田,完成了向汽车行业的进军。多缸柴油机等主打产品销量激增,成功突破20万台/年,一跃成为国内中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制造领军企业。

企业转型再升级

在全柴集团的门口,“质量、市场、效益、生存”八字理念赫然在目,这是全柴人信奉并始终坚守的经营哲学。在公司的荣誉墙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等奖牌熠熠生辉。

2008年,就在全国同类企业还在全力生产国二标准产品之际,全柴集团已经立足高压共轨技术路线,开始启动国四产品的研发工作。随后,全柴集团又率先研发国五、国六系列产品,不断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全柴集团能够始终在国内中小缸径多缸柴油机行业快人一步,缘于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该公司技术副总、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汪志义说,“全柴集团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德国、英国、奥地利等世界著名发动机设计公司及国内知名高等院校进行长期合作,为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更是为我们保持创新投入提供了有力保障。”近3年来,全柴集团共投入研发费用3亿多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1.8亿元。

“国家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刘吉文说,“仅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到13%一项,今年就可以为我们节约税款约800万元,同比下降18%。固定资产一次性抵扣,大大降低了当期的应纳所得税额,同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也让全柴集团旗下几家企业享受留抵退税红利约500万元。”

“有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倾力帮助,我们有信心将企业做得更好。”全柴集团董事长谢力表示,面临新环境的挑战,全柴将继续保持创新奋斗的精神,以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在新时代的前行路上不断打造魅力品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0812/3966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