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滁州网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建设新滁州”是滁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重要支撑,是关系滁州当前和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而生态环境的防、控、治,是其中极为重要一环。

“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建设新滁州,已成为滁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这对当前生态环境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全面对接,积极融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邦杰日前表示。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全力治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2016年空气质量改善率全省第三名,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三,水环境质量、国家考核水质断面达标比例和秸秆禁烧工作在2018年度省政府考核中位列第一;在全省率先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和全省首部《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共获省财政补偿资金125余万元;西涧湖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近3年来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77件,处罚金额7400余万元。

做好生态环境文章,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单兵作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协调联动。对此,刘邦杰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刘邦杰认为,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对接江北新区及长三角地区,探索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开展污染防治交流合作,完善大气、水污染防治、环境应急等协作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一是加强交流与合作。完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强化环境应急值守和信息通报,区域协同,及时有效应对。学习南京市及长三角先进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建设等工作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我市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和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建设。二是加强水污染联防联控。探索建立跨界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汛期环境应急管控,加强与上下游城市沟通会商,落实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值守,全面排查隐患,加强环境监测。加强与南京市水质监测信息互通,会商完善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实现区域监测信息共享。加强区域空气、水环境质量的监测、预报。建立区域大气、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传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趋势预测情况,为联防联控应对环境污染提供数据支撑和措施保障。

刘邦杰强调,要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即落实安徽、江苏两省《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建立重大规划(方案)合作协商机制、探索统一环保政策标准、流域共同治理、健全补偿资金监管机制,推进流域保护深度合作,促进跨境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关于严格环境准入、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刘邦杰指出,要充分利用总量控制、生态敏感区保护等有关规定,强化项目审批与环境协调性,切实从源头遏制污染、防范环境风险,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并扎实做好优化环评审批、抓好源头管控、环评联动等具体工作。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0712/3937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