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国内国际 【新春走基层】春节返程后备箱里“家的味道”

【新春走基层】春节返程后备箱里“家的味道”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地就业、学习。对在外打拼的他们来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和父母团圆。

七天后又要离去,短暂的相聚并不能纾解年轻人长期在外的苦闷情感。在临行的那一天,当地的土鸡蛋、自家磨的面粉、妈妈菜园里的小青菜……这些五花八门、承载着浓浓亲情的家乡特产被父母塞进了车子的后备箱。当人们晒出这一个个被塞满的“后备箱”,不仅是对父母亲情的一种呼应,也抒发着浓浓的乡愁。

陈先生:邻居给我准备了腌货和酸奶,装满了后备箱!

对于早已在合肥定居的陈先生一家来说,回老家过年是一种“仪式”。在相继送走家里老人后,老家凤阳县已经没什么亲戚了。陈先生和父母虽早已迁至合肥,但每逢过年,一家人还是会回老家,“爸妈说,县城里有不少熟人,多串串门才有过年的感觉。”

“今年满载而归!”记者联系到陈先生时,他正将装着腊肠、腊肉的纸盒塞进行李箱。“这是老邻居给准备的咸鸡翅,咸鸭蛋,咸鱼,草鸡蛋,腊肉,香肠。”陈先生说。为了防止腌货被挤压,他便在熟人开的超市里拿了一些放水果的纸盒来装。

据陈先生介绍,从年初一到年初六,他一直陪着爸妈到街坊邻居家串门,“年前太忙了,回来的时候也没买特产,给各家包了红包,他们给我们家准备了不少腌货和酸奶,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为什么会买水果?陈先生说,白色塑料袋里装的是水果,是爸妈临出发前在好又多超市买的,“怕回去路上堵车太久,会口渴,多买了些水果吃。”

说到新年愿望,陈先生表示希望可以早日找到意中人,明年过年一起回老家,“我的副驾驶正缺人。”他笑道。

刘女士:“准公婆”是北方人,给他们尝尝南方酒

“今年买了新车,再也不愁装不下家乡特产回合肥了。”

今年春节,刘女士父母给女儿准备了一辆新车,作为女儿明年结婚的礼物。第一次可以带一后备箱特产回合肥,刘女士有点激动,“一时间不知道该放些什么好。”

初五那天,刘女士起了个大早在家收拾行李,老家在绩溪的她准备下午载着满满一后备箱吃的回合肥。“爸爸给我准备了去上海出差时带回的杏花楼糕点,妈妈给我准备了一菜篮子北方没有的芦蒿,他们还给我准备了一些水果,说南方的瓜果比北方甜。”

临出发前,爸爸又往后备箱里塞了两瓶宣酒,“未来的公婆是宿州人,他们没喝过南方的酒,带给他们尝尝。”

王阿姨:难得的是家人的一片心意和一份家里的味道

“猪蹄、羊腿、老母鸡、麻花、馓子、丸子、符离集烧鸡……”从宿州返程回合肥,王阿姨准备了一个大大的保温箱,里面盛满了各类吃食。

“这些东西不是我一个人准备的,是一大家子的心意。”王阿姨介绍:“萝卜丸子是我八十五岁的老母亲初六一大早起来炸的,我从小就爱吃这个。老母鸡是我弟弟特地去乡下买的散养母鸡,让我煮汤补身体。”

麻花、馓子、符离集烧鸡则是王阿姨亲自去市场采购的。今年过年,王阿姨的儿子为了赶项目,独自留在合肥加班,没能回老家过年。“年三十晚上他都在加班,我挺心疼的,所以给他带些爱吃的,好好犒劳他一下。”

各种各样的吃食塞满了后备箱,王阿姨说,这些东西其实合肥都买得到,价钱也不贵:“难得的是家人的一片心意和一份家里的味道。新一年希望家里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也争取常回家看看。”

李女士:我想带给同事们,让他们尝尝我家乡的味道

这趟返程回合肥,李女士感叹,带的东西可能都抵不上油费:“我爸妈给我带了30斤手工红薯粉丝,一大袋自家磨的面粉,一大袋亲戚家打的米,还有七八十个自家蒸的包子、馒头,后备箱塞不下,后座都塞满了。”

担心女儿上班忙没空做饭,李女士的父母还把女儿爱吃的猪蹄、牛肉、羊肉分别烧好了,放在饭盒里,装进了后备箱。“我爸妈可能觉得我在外面会饿死”。

后备箱的角落里还塞了双拖鞋。李女士说,老家比自己想象的冷,妈妈注意到她穿的鞋子比较薄,赶紧去镇上买了材料,连夜给她做了双拖鞋。“这是妈妈为我量身定制的,纯手工制作,世上仅此一双。我一定带回去好好保存!”

在萧县县城上高速之前,李女士特地停留了几分钟,去买了30份萧县面皮。“面皮是萧县特别出名的一道小吃,我想带给同事们,让他们尝尝我家乡的味道。”

彭女士:“我们带走的何止是食物,还有深挚的父母心”

“我妈还要给我带两只老母鸡,后来实在没地方塞才作罢,我答应她下次回来再带。”大年初四,在合肥定居的彭宁娜从老家蚌埠启程回肥,后背箱照例被塞得满满当当,家乡土产、咸鱼腊肠应有尽有。

“每次走,我爸妈都恨不得把家里吃的、喝的、用的都给我装上,跟‘打劫’一样。下次要开卡车回来了,不然带不下。”彭宁娜一边说,一遍捂嘴笑,虽然嘴上吐槽“老妈”,其实心里很开心。

“这次带了萝卜干、酱豆、糖醋蒜,都是我妈亲手做的,真正的家的味道,外面想买都买不到。”打开后备箱,彭宁娜向记者一一介绍这次的斩获,“我最爱我妈做的糖醋蒜,甜甜脆脆,外面买不到。还有她亲手蒸的馒头、糖小饼。”彭宁娜说,这馒头是母亲亲手和的面,父亲烧的柴火锅,“蒸出的馒头有扑鼻的小麦香,有嚼劲,有的还塞上蜜枣,甜到心里去。”听着彭宁娜的描述,记者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回家大吃大喝还不够,末了还要拿东西走,我们拿的何止是食物,还有珍贵的父母心!”彭宁娜说,以前上学时读过一篇散文叫《女儿贼》,那时只是读出了满满的感动,并没有领悟其中的深意,当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才真正理解父母深挚内敛的情感,“这些东西本身价值并不高,但在送的人和带走的人眼里,是无价的。”

说这话时,彭宁娜有些哽咽,“我想一辈子做爸妈的‘小贼’,偷取他们无限的爱。”

这就是装在后备箱里的幸福,贵重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记者 史睿雯 彭旖旎 杨琦)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9/0211/379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