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百姓热点 百姓餐桌由“吃得饱”迈入“吃得好”

百姓餐桌由“吃得饱”迈入“吃得好”

采访对象:汪庆才,47岁,滁州君家酒店厨师

滁州网讯 47岁的汪庆才是滁州君家酒店的一名厨师,7岁对家中餐桌有了记忆,13岁站上母亲的小吃摊卖馄饨,22岁掌勺大排档,34岁进入酒店工作……对餐桌有认识的40年里,汪庆才看着百姓在餐桌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到目前吃出营养和健康。餐桌变化的背后,体现出群众对饮食需求不断的变换和得到满足,展现的是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经济发展物质丰富结出的累累硕果,摆上餐桌,百姓共享。

7岁那年,汪庆才对家中餐桌才有记忆。因为出生在农村,当时物质条件很匮乏,萝卜白菜是他餐桌上最深刻的回忆。父亲当时在县城上班,在那个凭票购买日用品的年代,父亲会节余点票,从城里带回家几斤豆腐和豆腐干,母亲不舍得一次吃完,为延长豆腐的保存时间,母亲用盐巴将豆腐腌起来,高高的挂在房梁上,这样家中的餐桌上会多吃几顿大白菜炖豆腐。汪庆才和弟弟妹妹们,经常会背着母亲爬上房梁偷吃几口腌豆腐。

1983年,母亲带着他们搬进父亲的工厂宿舍,勤劳的母亲在火车站附近摆了小吃摊。初二那年,13岁的汪庆才放学后,背着书包到小吃摊帮忙包包子、包馄饨、下面条。有时,生意不好时,母亲调制的肉馅会剩下很多,母亲就包成2两一个大肉包,让汪庆才放开吃。“那是我吃过的最香肉包,一顿能吃6个。”此时,家中条件有所改善,经常能沾点荤腥,餐桌上逐渐丰富起来,包子、油条、馄饨、烧饼,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东关食品店的猪脑,墩塘饭店的老油条,皖东餐厅的辣汤,当时生意很是火爆,虽然母亲做着小吃摊,父亲有时也会带着汪庆才去品尝这些美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物质逐步丰富起来,餐桌上清汤寡水的饮食,逐渐多了荤腥味。1993年,22岁的汪庆才结婚不久,接下母亲守护多年的小吃摊,在火车站做起了大排档生意,炒肉丝、炒猪肝、炒三丁成了食客最爱的下饭菜。1997年,汪庆才关掉大排档,在乌衣开了一家名为“定远清流饭店”的土菜馆,餐桌上食客最爱的菜品,已经变成了红烧肉、红烧大肠、红烧蹄髈等荤菜。

2004年,因为家事原因,汪庆才关掉自己的饭店,到酒店干起了厨师。汪庆才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食客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味觉需求发展到视觉感官需求,“菜品不但要做的味道好,摆上桌看着也要美观。”干了多年厨师的汪庆才,又学习了一项装盘技艺,之前普通使用的传统圆盘,被各式形状、色彩多样的盘子取代。

经济发展,让吃得饱成为常态,百姓开始向餐桌提出“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要求。2006年,在酒店干了两年多的汪庆才,发现之前不被重视的汤类菜品,越来越受客人喜爱。对偏重口味饮食的滁城人来说,红烧系列的菜品中,蔬菜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汪庆才适时做出调整,荤素搭配,营养全面,低油少盐,受到食客喜爱。

如今,东关的四大名菜卤素鸡、拉花干子、芹菜花生米、烫青菜,依然受到滁城人的喜爱,在汪庆才眼里,这里面有滁城人对美食的回忆,也包含着百姓对餐桌营养健康的追求。

“我很有幸,从孩提最初的意识中,留下了滁城人餐桌的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物质丰富后,大家对美食追求的印迹。”今年国庆节,汪庆才特意买了一面国旗,挂在了家中的窗户上,“早晨国旗映衬下的红日,感觉日子真美。”

(记者胡文峰)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8/1023/3698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