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数字报专题2018专题集合改革开放40周年评论 从“分田到户”到“三产融合”

从“分田到户”到“三产融合”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从40年前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分田”,小岗人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孜孜以求,不断以改革赢取一个又一个丰收。

土地由“分”到“合”,经营规模由小到大,从一粮独大到一、二、三产融合,40年来,这里的农业发展不断变化提升,它是严金昌们的“吃饱饭”,是程夕兵们的“富裕梦”,更是杨伟们的“事业心”……

从“吃饱饭”到“能挣钱”再到“干事业”,农业对于小岗人的意义在嬗变。务农从被动而为到主动选择,新一代小岗人回乡创业,闯荡现代农业新路子。

严金昌:“1979年庄稼大丰收,干了一年够吃五年”

夏日的小岗村,麦子开镰、水稻栽插,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人。

“1979年,也是大概这么个时候,满地的麦子,连天加夜地抢收。”现年75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回忆“大包干”后的第一季收获,言语里仍有藏不住的激动:1979年庄稼大丰收,干了一年够吃5年。严老有7个孩子,除了小女儿嫁到江苏,其他6个都回到村里发展。他掰着指头告诉记者:“老大、老五、老六开饭店,老二开超市、老三开浴室,老四是女儿,现在一家子跟着老五干。”

记者问他,当年为什么冒着巨大的风险“分地”?

“不分地,吃不饱啊!”在这位大包干带头人看来,分地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当时,小岗村虽然有上千亩土地,但因地理条件差,加之生产队干活“大呼隆”,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村民劳动积极性,小岗村人生活困难。

“分”,分出了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严金昌记得,当年自家分到了30多亩地,昼夜干,忙的时候一天有两顿饭都在田里吃。包产到户把农民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到1980年,队里产花生3.5万斤、油料1万多斤、稻子19.9万斤。

但“大包干”改革红利慢慢释放完,各种税负就显得越来越重了。“种个西瓜都要缴特产税,土地出现了抛荒。”严金昌很痛心:好不容易分到手的地,不种了?

国家敏锐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农业“多予少取”的政策逐步实施。2004年,我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同时不断增加各项补贴。“改革前,农业税加上‘三提五统’,每亩少的也要上百元。改革后不仅一分钱不交,反过来每亩补贴近百元。这又极大调动了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积极性。”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农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然而,这回轮到严金昌不种地了。“最好的年份,水稻每亩1200多斤,小麦900斤,价格就在一块多,除掉种子、农药、化肥,能挣几个钱?”严金昌的几个孩子上世纪90年代先后去了广州和江苏张家港打工,严金昌开始谋划致富新蓝图。

2008年,严金昌流转出去一半的土地,开起了“金昌食府”。“我把地流转出去拿租金更划算,而且人还解放出来了。”2015年,严金昌将其余土地也流转了出去,并将在外面打工的几个孩子陆续都叫了回来,开饭店、浴室、超市。严金昌说,时代变了,土地集中起来让大户搞现代农业才是出路。

离开了土地的严金昌,开饭店一年能挣20多万元,自己还担任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中心的总经理,并帮人管理着一片60多亩的石榴园,每年也有一笔额外的收入。 “去年,我在‘互联网+大包干’电子商务平台卖石榴,一斤10块钱,比市场上高。”初涉电商,严金昌就尝到了甜头。

如今小岗共流转土地8932.88亩,流转率近七成。时代的发展,让农民不再必须依靠农业作为生计。当土地再次“合”起来,致富空间更广了。

随着省农垦集团、盼盼食品等企业入驻,小岗5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旅游业为重点”,小岗村正全力建设一个一、二、三产业融合,景区、社区、园区融合的改革发展特色小镇,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创新、创业、创意融合的全域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越发展,严金昌的饭碗就端得越稳当。

程夕兵:“规模经营,高效农业有奔头”

最近,程夕兵拿出92亩集中连片的土地,安装护栏、围网,投放虾苗,搞起了稻虾连作、鸭稻共生。“稻虾田,每亩年收入起码5000多元。”这个小岗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告诉记者,他已跟安徽科技学院签订了有机稻订购合同,每斤1.8元。

程夕兵今年56岁,中共党员,现任凤阳县小岗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是小岗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其父辈都以务农为生,程夕兵排行老四,兄弟姐妹6人也多在本地务农。程夕兵的爱人也是小岗村农民,三个女儿有的嫁到外村,但户口都在小岗村。儿子在阜阳上学,今年毕业后打算当兵。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程夕兵告诉记者,已经注册了“小岗村程夕兵大米”商标,正积极寻找大米加工合伙人,争取实现从粮食种植、烘干、加工,再到消费者的餐桌一条龙服务。

越来越多人“洗脚上田”,耕地不断集中,规模经营兴起。小岗村也不例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凤阳县被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作为试点的一员,“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在将土地确权颁证后,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图把分散的土地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

2014年6月底,之前一直开大货车运送建材、矿土的程夕兵摇身一变,成了种粮大户。

“当时村里搞土地流转,流转价格100块钱一亩,我作为村委会副主任,有责任带个头。”一开始,程夕兵只是把周围外出打工的亲朋邻居家闲置的90亩土地流转过来种,结果,因为过了农时,补种的玉米因为连阴雨烂了种子,年底一算账亏了3万元。

开弓没有回头箭。程夕兵心想,农民总是要种地的,几十亩也是种,多一些也是种,大不了农忙时请人帮忙。2014年年底,程夕兵再次流转土地260多亩,并投资平整土地。这下,程夕兵的家人不干了,说你一个农民又没有多少钱,家中孩子还小,流转十亩八亩的还可以,一下子搞几百亩,投资和管理压力太大,要是赔了,那可不得了!对此,程夕兵没有退缩,耐心对家人解释,“想致富还得种地,多种地、种好地才有钱挣。种庄稼关键要懂科学种田,我有种地的经验,只要用心、勤快,肯定能干好。”

就这样,程夕兵边干边扩大流转规模,多次走进农户家中联系交换土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自己花钱进行平整。而此时,小岗村随着金小岗、省农垦集团等农业企业的入驻及旅游业的发展,土地流转费用也涨至每年400元至600元一亩。

随着地越种越多,购买机械设备势在必行。程夕兵通过自筹、优惠贷款购买了耕种、收割设备,又建起了农机大院,和别人一起入股了十几台农用机械,成立凤阳县小岗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上了三台烘干设备,还准备建一个育秧室和米厂。如今,程夕兵种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过去种地是为生计,现在种几百亩是致富门道。”如今,56岁的程夕兵已走到现代农业致富梦的关键路口。作为传统的中国农民,他有着勤劳的品性,经常起早贪黑,天不亮就到田里劳作,然后再到村里上班,下班后又跑到田里看庄稼长势,看看缺不缺水、生没生虫、要不要施肥。

“国家对农业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会越来越多。带头分田到户的小岗,搞现代农业同样不会落后!”程夕兵说,他相信,沿着高效农业的路子走下去,农业就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杨伟:“及时对接市场需求,农业是值得一生奋斗的事业”

在新一代小岗人的眼里,小岗村是一个名村,一个创业的舞台。在这里创业,似乎与在北上广深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的只是在摩天大楼里拥有一间公寓,还是在广袤田野里拥有一片土地。

2004年12月,高中还没有读完的杨伟就报名参了军,远赴福建,一去就是8年。8年里,每次休假回家,杨伟都能感受到小岗村的变化。2012年,杨伟转业回乡自己搞农业,流转土地搞草莓种植和旅游,经营一个可供采摘、游玩的家庭农场。他的祖辈、父辈都以务农为生,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户口虽然都在小岗村,但哥哥和嫂子在小溪河镇做生意,妹妹嫁到凤阳县临淮关镇,开小店做生意。

“以前回来还能看到村民收完稻子就运到晒场上打场,后来几年就发现晒场用不上了,收割机几天就收割、脱粒结束了,即使潮湿也可以直接拉去烘干。”杨伟感到小岗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特色农业产业和工业企业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回小岗创业的想法不断在脑海里浮现。

2012年12月,服役8年的杨伟从部队退伍。他放弃了留在部队工作,以及去大城市上班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创业。2013年,杨伟流转了村里20亩空闲土地,开始搞了几个大棚种西瓜和蔬菜,结果因为技术和经验缺乏,没卖上好价格,销售也遇到困难。

“搞农业必须要考虑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品种很重要。”杨伟通过外出学习,并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技术,最终决定种植便于游客采摘、效益又高的草莓。一开始搞了4个大棚,后来逐步发展到12个,草莓价格也卖到零售20元至25元一斤,采摘30元一斤,他还通过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销售。去年12月到目前,他的草莓尽管受春节大雪影响,销售收入仍近18万元,利润达10万元。

“下一步我想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00多亩,搞草莓、葡萄种植以及稻虾混养有机水稻,生产绿色有机大米,通过电商扩大销售,再发展农业采摘园、观光园、农家乐餐馆,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刚满31岁的杨伟的规划中,农业是值得他一生奋斗的事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岗村正全力建设小岗农产品加工园,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去年,盼盼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签约落地。

新产业的增收潜力凸显。大包干纪念馆新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相继开放,游客中心全面启用,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点燃了村民办农家乐的热情,去年全年小岗接待游客7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30万元。

“我常琢磨为啥同样的地当年养不活人,今天为什么普通粮食卖不上好价钱?现代农业该怎么干?”杨伟说,老一代小岗人敢闯敢干,改变了历史进程。今天的小岗人要继承这种精神,努力闯出一条现代农业新路子。

(安徽日报记者罗宝 史力)

文章来源:http://shipin.chuzhou.cn/2018/0720/3620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