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评论 “信”之力量

“信”之力量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于是便导演了一场流传千古的精彩故事——“立木南门”。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南门”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点燃边关报警的信号烽火召集诸侯们匆匆前来,褒姒见此情景果然展颜欢笑,被戏弄的诸侯见此情景愤然离去。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变法成功,国强势壮;一个“烽火戏诸侯”,自取其辱,落得个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却充满了太多的不信任。“诚信”这个词,成了一种稀缺的道德资源。数字显示:“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近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国家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今校门外墙上随处可见的“办证”广告,布告栏里堂而皇之的“请枪手”,考场上明里暗里的作弊,还有网上名目繁多的“论文售卖”……面对这些,我们不免要学朱自清的语气感叹一番:“是谁?让我们的诚信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君子养心莫于诚 ”、“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之”,还有“尾生抱柱”,等等,祖先们的这些优良传统我们继承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当人的心灵的天平上一端放着“诚信”,另一端放着“名利钱财”之时,诚信,往往不幸地成为高高翘起的那一端。诚信丧失的我们,越来越隔着墙打量对方。习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习惯假话、假笑、假哭以及各种各样的装腔作势、装聋作哑、装摸作样、装疯卖傻,等等。心与心之间,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遥远了。

有一个画家朋友,跟我说了一次他在国外的经历,一天,他在写生,一位貌美的女郎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画画。然后,女郎给中国画家倒了一杯水,喝不喝呢?画家首先想到她会不会在水里下蒙汗药,待女郎微笑着走了,画家又马上摸摸后裤袋的钱包还在不在了。画家进而感慨道,我们心底不信任的基础太深了。又一次,画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一家艺术品商店购物。当时商店里仅有一名店员竟放心地上楼取货,店里就剩他一人,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伸手可及。他当时就想,难道她不怕我把柜台上的东西装进包里?她为什么信任我?想想在异国他乡,被别人信任,画家竟不好意思起来。他事后说,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党的干部,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作为一个国家,化解“诚信危机”,不仅要多方营造,更要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如此,才会使我们这个世界美丽多彩。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8/0531/357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