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本网独家 【40年改革领跑路】18枚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序幕

【40年改革领跑路】18枚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序幕

【开栏的话】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1978 年的冬天出发,中国风雨兼程,创造出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这其中,江淮儿女用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开拓进取的志气写就了一段辉煌的篇章。40 年,往事并不如烟。那些曾经推动历史进程的事件,那些瞩目的发展成就,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人,依然在历史的年轮中熠熠生辉。今天起,本报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专栏,关注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每一段值得记住的奋斗史,致敬奋进的新时代。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在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的友谊大道上,一座低矮破旧的茅草屋被保留下来,成为“当年农家”景点,游客络绎不绝。40 年前,就是在这座茅草屋里,18 位小岗村村民签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按下18枚鲜红的手印,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连年饥荒靠讨饭为生

彼时的小岗村,贫穷是真实的写照。地处江淮分水岭,以丘陵岗地为主,小岗村的农业生态条件较差。40 年前,小岗村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经常闹饥荒,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积极性,粮食产量很低,一亩地就收个二十来斤,从来没完成过国家的交粮任务。”已经年逾70 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回忆,“我父亲饿得下不来床,就想吃一口芋头干,但我弄不来。一家妻儿老小都要吃饭啊,但是没有吃的,几天都不烧锅。”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当年逃荒所唱的凤阳花鼓词,很多小岗老一辈都还记得。肚子都吃不饱,更别说其他了。穷则思变,为了活命,小岗人开始找出路。

秘密会议决定分田到户

1978 年11 月24 日晚,18 位小岗农民悄悄聚到了村民严立华家,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严宏昌是主要召集人,在他看来,那天他们所做的决定,在当时可能是“要坐牢的”。“哪怕坐牢,只要大家能吃上饱饭,我也认了!”严宏昌就着昏黄的油灯,在一张纸上亲手写下了日后惊天动地的“生死契约”。

18 位村民各自按下红手印,托孤立誓,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产到户。如今,这张泛黄的纸片原件,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物证,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18 个红手印带来的力量与变革,很快在小岗村迸发——包产到户,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分配方式,把村民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小岗全队粮食总产13.3 万斤,相当于1966 年到1970 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相当于过去20 年的总和,村民收入大大提高,平均每人400 多元,是上一年的18倍,一举结束过去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

“大包干”获得认可

那一年,中国农村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包产到户”“分田单干”还是中国农业的“禁区”。小岗村的创举都是“暗中”进行,能否得到认可,大家的心都很忐忑。

1980 年春节刚过,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来到小岗。在严宏昌家,万里和他谈了将近四个小时。万里对小岗的包产到户明确表示:“地委批准你们干3 年,我批准你们干5 年。只要能对国家多做贡献,对集体能够多提留,社员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辈子也不能算‘开倒车’。”

万里不仅批准了小岗的包产到户,而且批准小岗的经验可以学习。严金昌、严宏昌说,万里讲话后,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公开肯定了“大包干”。1982 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包产到户让小岗村一年翻身解决了温饱问题,如平地一声惊雷,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小岗村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8/0521/356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