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国内国际 “党员干部就得为百姓办实事”

“党员干部就得为百姓办实事”

阳春三月,正是皖南山区群众采茶挖笋的大忙时节。4月10日上午8点半,黟县洪星乡红光村汤村组村民王培煌急匆匆来到村委会二楼的“金玉琴党代表工作室”,向十九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金玉琴反映:组里的林区道路塌方了,运笋的板车没法过。

金玉琴当即与村组干部联系,组织群众清理塌方。2013年,金玉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便在村里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每月10日定期接访党员群众,共解决村民各类生产生活问题70多个。

1993年,贵州布依族姑娘金玉琴远嫁到这里,看到乡亲们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她暗下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在熟悉并融入当地生活后,金玉琴自筹资金办起木材加工厂,吸纳困难村民就业,改变了当地只卖原木的传统,提高了木材附加值。

2011年,金玉琴靠实干和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金玉琴把修路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多方争取资金,带领群众硬化了村组道路,修通了长达20多公里的6条林区道路,打通了山林资源开发的通道。仅此一项,村民在木材运输成本上每立方米减少300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几年来,金玉琴带着村“两委”一班人,先后争取资金500余万元,完成村里的道路、自来水、路灯、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20余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砍树卖树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发展林业综合经济,村民才能稳定脱贫致富。”金玉琴与县农业、科技等部门联系,成立村民培训中心,定期邀请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并带头承包山场发展种植养殖业,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笋竹两用林。目前,全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笋干加工,成为县里有名的“笋干加工专业村”。

5年来,通过示范引领,红光村林茶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村集体经济从2万元壮大到近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翻了一番多。2016年,红光村摘掉了贫困帽。村委会主任朱国光感慨地说,如今,村“两委”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有心干事、无钱办事”的尴尬境地,也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金玉琴说,脱贫致富只是第一步,让全村人过上文明和谐的好日子才是她心中的目标。村民生病出意外,金玉琴总能及时赶到,遇到村里兴办公益事业或邻里有困难,她带头慷慨解囊。2014年,为了第一时间了解村民需求、解决村民困难,她创新推行乡村工作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17个基础网格,建立起“村、组、户”三级网格体系,使村级党建工作、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等工作及时传达部署,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反映诉求。几年来,村里通过网格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9条,帮助村民解决难题152个。

“今年,我们村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要验收,等忙完茶季就组织大家补缺补差,确保达标通过验收。另外,村里还将建立林区道路管护的长效机制,并计划再流转30亩土地扩大覆盆子种植……”谈起今年的打算,金玉琴如数家珍。她认为,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老百姓更有信心、更有奔头,通过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红光村会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甜。

文章来源:http://www.chuzhou.cn/2018/0413/352779.shtml